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简介
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简介
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成立于2000年。由时任巴勒斯坦国驻华大使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博士发起,旨在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双边了解与友谊。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自成立之初就得到了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的大力支持。
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成立10多年来,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取得了中、阿、非三边认可的积极成果,成为中阿、中非合作交流的有效平台,其主要业务包括:
• 研究报告。定期向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阿拉伯媒体、阿拉伯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商会等提供相关问题的研究报告; • 资讯与翻译。搜集中国媒体对中阿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观点和评述;翻译中国主流媒体的社论和报道;翻译中阿书籍、宣传资料、文章和文件等; • 论坛与研讨会。就中阿双边关心的问题组织举办专题论坛和研讨会; • 商务考察。包括组织中国代表团到阿拉伯国家考察和阿拉伯国家代表团到中国考察; • 投资服务。为中国企业到阿拉伯国家进行投资和阿拉伯国家企业到中国进行投资提供提咨询服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等; • 推动中阿科技、教育、环保等专业领域的互利合作; • 承办政府、使馆、企事业单位授权的相关工作。
2009年3月,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与北京桥艺术中心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第一届中-阿-非新能源论坛”、“阿盟日”、“非盟日”、“阿拉伯国家驻华商务参赞洽谈会”、“庆祝朝鲜伟大领袖金正日诞辰”、“庆祝朝鲜太阳节”等。
2010年10月,在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的发起和支持下,北京桥艺术中心与中国前外交官联谊会共同成立了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由前任外交部部长、国务委员唐家璇任名誉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任顾问,前任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任会长,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主任、亚非人民合作组织-中国及东南亚事务委员会主席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博士任名誉会长,北京桥艺术中心董事长马振轩任常务副会长,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任副会长,中心以公共外交的形式,不断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穆斯塔法·萨法日昵大使简历
基本信息:
穆斯塔法·萨法日尼博士,前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团长,阿拉伯新闻文化委员会主任,现任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中国及东南亚事务委员会主席、阿拉伯信息交流中心主任和GBD公共外交文化交流中心名誉会长。
• 1950年3月26日,生于巴勒斯坦图勒凯尔姆市。
• 1971年至1975年,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京办事处副主任。
• 1976年至1982年,任巴勒斯坦国驻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大使。
• 1984年至1989年,任柬埔寨问题特使。
• 1982年至1992年,任巴勒斯坦国驻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大使。
• 1994年, 任巴勒斯坦国主席阿拉法特的中国事务顾问。
• 1992年至2002年,任巴勒斯坦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 2003年至2007年,任巴勒斯坦国驻东南亚巡回大使。
• 2008年6月, 任亚非人民团结组织-中国及东南亚事务委员会主席。
教育背景:
• 1971年至1975年,北京大学攻读中文文学学士学位。
• 1982年至1986年,北京大学攻读中文文学硕士学位。
• 1986年至1991年,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获得此专业博士学位的外国人。
发表著作:
• 《在中国的日子里—一个外交官的亲身经历》(中文版和阿拉伯语版)
• 《揭秘已故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终止柬埔寨纷争的倡议》
• 《东南亚组织的建立、发展及目标》